與時間做好朋友吧!手帳教會我的三件事情

2024-12-19

我們需要做時間管理嗎?大家對於時間管理是甚麼理解呢?

我記得小時候國高中時,為了要拼命讀書,為了要考高分,我為自己安排了下課的時間安排,我寫下了考試目標,我安排了密密麻麻地作測驗的進度,我告訴自己一個小時內要把幾個章節的試卷做完,在意志力的驅動下,我堅持了一個禮拜,但一個禮拜後呢?

我放棄了,我徹底了失去對時間的控制了。

一、時間管理的迷思

有時候太急迫,我發現我只是在照表操課,時間到了,問題都還沒想清楚,我就囫圇吞棗地寫下我猜的答案,然後核對答案時,用紅筆全部劃掉;然後還沒為自己的錯誤弔念時,我又開始了下一個科目。

或是我不再控制時間了,我就沉浸在解題中,然後結果一個晚上,只認真了一個科目,明天要考的科目卻沒有讀完。

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這種刻意要控制時間,卻敗的一蹋糊塗的心情?

後來我才意識到我所謂的時間管理,其實忽略了過程,忽略了身心的狀況,我好像有做事情,卻未曾真正投入其中。

後來我沒有追求什麼成為高效人士,我發現我是一個節奏很慢,但感受很滿的人,我喜歡慢慢地走路,我喜歡慢慢地觀察,當時啟發我很深的一本書《活在當下的力量》,告訴我很重要的啟發:

「過去不能改變,所以我們懊悔沒有用;未來還沒到,所以我們焦慮也沒有用,活在當下吧,唯有此時此刻我們才具有力量」

而後來更學習很多內在覺察的能力,更意識到專注在當下的事情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,更改善我過往常態的焦慮和懊悔的習慣。

隨著學會催眠技術中的呼吸放鬆,我更有意識自己身心狀態的變化,更體悟到何謂真正的活著,除了想要目標之外,享受過程的體驗與感受更是活著很重要的意義,這才是感受到真正的活著。

我甚至不擔憂下一刻的死亡,因為我知道每一刻的我都活得很盡力了,我沒有所謂「應該」的未來。



三、失去平衡

2024年是一個非常挑戰的一年,我開始了很多我以往想做,但其實能力上還沒到位的任務,像是公司人力資源的管理、系統管理的革新、也開始了職能的學習,希望可以導入人資與職涯諮詢的專業裡。

這過程除了興趣與成就感外,更多了對應的責任與挑戰,面對了更多的不確定感,面對他人的期待,還有職場上不同立場的平衡,我背負了更高一層的責任,雖然內心的很有意識的鼓勵與感謝自己,但棘手的挑戰,還是讓自己的身體也因為壓力而多次的免疫力失調而有些不健康。

我才意識雖然都是自己喜歡的,但我還是給自己太多壓力與責任了,更多的是每天生活安排過多的任務,似乎過的越來越狼狽,原先喜歡的很多事情,享受依然存在,但疲倦也逐漸增加。

每月固定看皮膚科,好像變成了一種病態的日常。


四、生活是生涯的最小單位系統

作為生涯與職涯業諮詢師,我很明白其實生活才是生涯最小的改變單位,人如果想要改變,不是去上什麼貴貴的心靈成長課,而是日常生活的小改變。

原子習慣的作者克利爾在書中提到: 

「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,不是你的目標,而是你的系統。」

想要促成人生的改變,其實不困難,更重要的是你怎麼塑造自己的生活,你怎麼運用自己注意力、時間、精力,以及你選擇讓那些事物進入你的生活裡。

回顧今年幾個習慣的失敗的例子,我還是沒辦法養成的習慣是運動,以及尚未從運動中得到喜悅,付盤後,我認為關鍵原因在於下班後的疲倦狀態,讓我真正專注於運動,以及我還不知道怎麼喜歡上運動。

以及最可怕的狀態是在失去能量時,像一灘爛泥般,我坐在地上,滑著短影音,享受著腦內啡,彌補著工作給的挫敗感,這種低能量的狀態,像是一種警告,告訴著我應該找更積極的休息方式。

我開始做了最大的改變,就是生活上的改變,我開始注意那些元素在默默消耗我的能量,我發現是房間,由於正職與副業交替著進行,我有時候實在是太懶地整理家裡,這反而成為了惡性循環,工作疲倦後,回到家卻持續地忍受家裡不甚完美的環境。

我大刀闊斧下去,我決定把任何我覺得不好看的地方重新整理,把沒有要用的東西整理起來,把散落的物品用整理櫃裝起來,買了一個很好看的掛布,然後問了朋友有沒有香香的東西可以幫助自己穩定身心,最後決定買了個香芬蠟燭,讓自己處在一個很舒服很放鬆的家,以及我開始寫手帳了


五、手帳教會我的三件事情

其實我之前沒有寫手帳的習慣,對我來說,下班做自己的副業就是我的生活,我沒有特別的安排與規劃,就是像機器人一樣,去一樣的地方、做一些排程好的任務。

而我的夥伴告訴我,他想要做一個獨一無二的手帳時,叫做:Or another map,走一條不一樣的路,我的夥伴告訴我他很用心的設計,其實我一開始沒有甚麼興趣,畢竟我實在沒甚麼這樣的習慣,不過也心想是個可以重新練習慢下來的機會,開始協助參與設計後,拿到協助設計的手帳,那份扎實感真的是很不錯,我也開始了每日寫手帳的習慣

這過程我也透過手帳學會三件事情:

開始用鉛筆書寫,我打開手帳,開始思考與感受:

1. 從心出發的安排時間

「今天的我想怎麼過呢?」

寫下了每日的三個關鍵任務,包含正職工作的任務、下班生活的安排,寫下的同時也評估今天的身心狀態:「有睡飽嗎?」、「今天想要安排哪些事情呢?」

開始把一天的24小時開始做規劃,哪個時間段要做哪些事情,這些任務可能需要多少時間。

2. 有意識的不做

我開始意識到,我選擇哪些事情今天不做。

這過程彷彿慢慢找回自己與時間的關係,我不再告訴自己:「事情要做不完啦,我好糟糕」

而是「我今天好棒,我做好我安排的任務了」、或是「我今天有點累,事情沒做完,但沒關係,是我沒注意到這個任務這麼難,其實已經很棒了」。

我開始真正地把正職工作、副業與生活有了很好的協調與整合。時間到了就下班,不再因為想要把任務完成而壓榨自己,我慢慢學會真正的活在當下,而且自在,我很享受專注行動中的心流。

3. 靜下來好好感受自己

手帳下方的引導詞,更是一個很好的提醒,想怎麼過今天、今天的生活體悟、有沒有遇到一些逆境,怎麼調適,或是值得慶幸成功的事情,就算只是簡單的紀錄,那份踏實感,那個自己給自己的回饋也真的非常快樂。

如果你也想要這樣的改變,這個手帳非常推薦給你,我們為此設計給大家,每一天都有A5大小的半頁可以書寫與規劃,讓每一天是可以很有意識的過。

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夠與自己、與時間做好朋友,透過每天有意識的安排時程,透過三個關鍵任務安排,留白的藝術讓生活更有彈性,以及時間線的安排,提醒著自己每個時間段可以安排哪些事情

希望我們的祝福,可以到你手裡,一起掌控生活,讓人生過得更自在。